洪邁(1123——1202),南宋繞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字景盧,號容齋,出生於一個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洪皓、哥哥洪適,都是著名的學者、官員,洪適官至宰相。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年),洪邁以博學宏詞科中進士,先後在地方作過知州,在朝廷作過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同修國史、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在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度過了79年的一生。他學識淵博,著書極多,文集《野處類稿》、志怪筆記小說《夷堅志》,編篡的《萬首唐人絕句》、筆記《容齋隨筆》等等,都是流傳至今的名作。
作為一個勤奮博學的士大夫,洪邁一生涉獵了大量的書籍,並養成了作筆記的習慣。讀書之際,每有心得,便隨手記下來,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齋隨筆》5集,凡74卷。
《容齋隨筆》是全書的總名,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隨筆》先後用了18年的精力,《續筆》用了13年,《三筆》5年,《四筆》不到一年;洪邁沒有說《五筆》寫了多少年,因為還沒有按原計划寫完16卷,只寫到十卷遍去世了。他為《四筆》寫序時,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九月,那麽,自此以後至其嘉泰二年(1202年)去世中的五年左右時間,應當就是他寫作《五筆》的時間。
積40多年的時間寫出一部巨著,應該說是不多見的。之所以歷時長久,主要是尤其筆記體這一性質所決定的。顯然,必須費時讀千百部書,才能集腋成裘。
《容齋隨筆》是關於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方面的筆記,以考證、議論、記事為中心內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來的一些歷史事實、政治風雲和文壇趣話,以資料豐富、格調高雅、議論精彩、考證確切等特點,卓然超越眾多的同類著作之上,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讀這部書,就象是在書林中穿行,在文海中暢游,在史壇上俯瞰,在政界中視察。請聽聽明代河南巡撫、監察御史李瀚在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月十六日對此書的一番評論:
此書可以勸人為善,可以戒人為惡;可使人欣喜,可使人驚愕;可以增廣見聞,可以澄清謬誤;可以消除懷疑,明確事理;對於世俗教化頗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