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社會經濟結構變革引發的階級斗爭、階級分化及上層建築的更迭,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落后的原因。內容包括:皇室所有,貴族所有,地主所有,明清地主階級和地主經濟等。
傅衣凌(1911-1988),中國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經濟史主要奠基者之一。原名傅家麟,筆名休休生。福建福州人。1911年5月29日(宣統三年五月初二)生,193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1933年發表《秦漢之毫族》等論文,開始步入史壇。
1935年赴日本政法大學研究院攻讀社會學,博覽中國古籍,兼收並畜經濟學、社會學知識。1937年夏回國。抗戰爆發后,積極投身救亡運動。1941-1945年,先后應聘到邵武協和大學、閩清福建學院、南平省立師專等校任副教授、教授。他致力於中國經濟史,特別是農村經濟史的研究,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經濟,從經濟史的角度剖析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