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書,即古代的“幹部讀本”“宦海指南”,主要用以向新任或候補的地方官員傳授為官之道和治理經驗。宋代官僚制度發達,史籍中所見宋代官箴書也頗多,但保留下來的只有五種,即本次整理的李元弼《作邑自箴》、呂本中《官箴》、胡太初《晝簾緒論》、許月卿《百官箴》以及不著撰人的《州縣提綱》。官箴書內容豐富,敘述詳盡,從官員的個人道德修養,到具體的日常工作內容,再到官員個人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項,均有所涉及。書中總結了許多前人經驗,舉了不少生動的事例,並附有各種公文佈告的範本,保留了大量有關地方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的第一手材料。
《作邑自箴》十卷,包括《正己》、《治家》、《處事》、《規矩》等篇,並附有各種公文範本,對於宋代地方官員工作的指導性極強,亦充分展現了宋代地方社會風貌;
《官箴》一卷,側重於闡述官員的個人修養及道德品行,強調為官者應注重“清、慎、勤”三事;
《晝簾緒論》一卷十五篇,是作者根據其隨侍父親為官時所親見、習聞者總結的從政經驗,從臨民、禦吏到治獄、催科,均有涉及;
《百官箴》六卷四十九篇,作者效仿周太史辛甲《百官箴》及漢揚雄《官箴》,“分曹列職,各申規矩”,闡釋了自左丞相至太子太孫官屬諸多官職的職責;
《州縣提綱》四卷,逐條對宋代地方官員的行政事務作出梳理,舉例說明各種可能需要面對的情形,並一一提供處理方案和經驗,既具有實用性,從中也可看出當時為官者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