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熙載(一七九九—一八七〇),原名廷颺,字熙載,後因避穆宗載淳諱更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江蘇儀征人,長期寓居揚州,鬻藝為生,是清代著名篆刻家和書法家。吳熙載為包世臣入室弟子,恪守師法,行草出入包氏門庭。後篆、隸、篆刻皆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並以此最為知名。吳氏篆書行筆流暢勁挺,結體瘦長疏朗,點畫清雅飄逸,雖古樸不及鄧,但秀雅靈動則過之,對趙之謙、吳昌碩皆有影響。
《與臧燾敕》是宋武帝劉裕為整頓時弊,崇尚尊師求學,加強教化,勵精圖治所頒發的敕文。吳讓之篆書《宋武帝與臧燾敕》通篇方圓互參,結體展蹙修長,用筆清健混融,深得秦漢遺意,表現出其獨特的藝術面貌。在晚清篆隸全面發展的時候,寫篆隸的書家相對較多,在對秦漢碑刻技法的選擇和發揮上,呈現出各取所好和結合自己優勢強化誇張的趨勢;在追求個人面目上煞費苦心,爭奇鬥巧。這不僅使篆隸書的創作得到了普遍的提升與突破,還使其迸發出新的活力。吳熙載作為篆隸書體之創新者,其篆書“剛勁有力、氣貫長虹、咄出新意”,無論其書學思想還是書法風格,都值得我們取法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