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是中國傳統詩藝認知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詩學中具有不可移易的經典地位和核心價值。其將詩的風格細分為二十四種,即:雄渾、沖淡、纖穠、沉着、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個四字句的韻語,通過意象及意象組合,以感性化的意象流動,形成極具感興功能的詩意境界,讓讀者在意境的感悟中,體悟詩歌多樣化的風格特徵和審美特質,並從中領會相應的創作技巧,形成一種以境悟理的風格研究。
明袁枚《續詩品》,仿《二十四詩品》的形式,以詩論詩,補《二十四詩品》所未及的主體修養、審美取尚、創作態度、寫作過程、傳達手法、流派短長、門戶流弊以及去偽存真、揚長避短、學古創新等命題。全書分崇意、精思、博習、相題、選材、用筆、理氣、布格、擇韻、尚識、振采、結響、取徑、知難、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齋心、矜嚴、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滅跡等三十二則,總結詩人的創作苦心和藝術經驗,傳授詩法,授人以漁。
原著者:司空圖(837—908),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人。咸通十年(869)進士。司空圖治世則出、亂世則隱、國亡身殉,被稱為“晚唐完人”。今有《司空表聖文集》十捲、《詩集》五卷流傳。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清代性靈派詩歌領袖,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也是“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其文筆與《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字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流傳至今的著作有《隨園詩話》及《補遺》《小倉山房文集》《隨園食單》等多種。
譯註者:陳玉蘭,浙江師範大學圖書館原館長,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兼任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文學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江南文化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主要為古典詩詞、江南文化、古典文獻,重點關注漢語詩體古今演變、江南文化世家、近代文獻整理與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文獻》《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專著有《清代嘉道時期江南寒士詩群與閨閣詩侶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