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選官途徑備受當時社會矚目,曾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成書于五代的王定保《唐摭言》,是一部與科舉制度有關的筆記小說。
全書共15卷,分一百零三門。前三卷匯錄科舉制度掌故,其餘十二卷按類記敘科舉士人言行。《唐摭言》對唐代科舉制度的規制、禮儀、風俗做了真實詳盡的記載,多為史志所不載,為我們全面認識和評價唐代科舉制度提供了有用的資料。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是書述有唐一代貢舉之制特詳,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雜事,亦足以覘名場之風氣,驗士習之淳澆。法戒兼陳,可為永鑒,不似他家雜錄,但記異聞已也。”我們可以通過書中所記載的文人趣聞軼事,窺見當時文人的生活風貌與交往,以及他們沉浮於科舉中的百態。書中塑造了眾多生動、形象的唐代士子形象,其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被後世小說、戲曲廣泛演繹,流傳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