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唐鹹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十二月刻,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記,釋懷仁集王羲之書。行書,共三十行,每行字數不一。原碑高三百五十厘米,寬一百厘米,原在西安弘福寺,後移於西安碑林。
王羲之是東晉南朝中國南方門閥士族階層的代表書家。到唐代,王羲之的書法受到唐太宗的極大推崇,並因此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正宗。唐太宗不僅努力臨摹學習王羲之的書法,還大力搜求王羲之的傳世法書。他讓魏征等人在《晉書》中為王羲之立傳,還親自撰寫了《王羲之傳論》。在唐太宗的影響之下,唐代初年的行書幾乎全被王羲之書體所佔領。釋懷仁用王羲之傳世書帖所集的《聖教序》便是一個典型。宋代著名學者黃伯思在《東觀余論》中曾經說,『《書苑》雲︰唐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鹹萃其中。今觀碑中字,與右軍遺帖所有者縴毫克肖,《書苑》之說信然。近世翰林侍書輩多學此碑,學弗能至,了無高韻,因自目其書為院體。由唐吳通征昆弟已有斯目,故今士大夫玩此者絕少。然學弗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嘗俗也。非深於書者不足以語此。』黃伯思此言正可謂當今之戒。今世之學書者多以學王書為俗,以學北碑為雅,以丑書為美,正黃伯思之所譏刺。蓋王書本不俗,學書者本多俗人,學識既淺,復不肯下苦功,徒以狂怪陋丑之所謂『流行書風』唬人,只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