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畫卷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紀當世第一大城北宋京城開封的熱鬧場面,“橋上行人來來去去,看過橋的人也在過橋”,本書隨著這部宏大的畫卷,沿河記錄了《清明上河圖》裡的各個場景,反映了宋代的民俗和文化。
《清明上河圖》帶著接近一千年的故事和接近一千年的破損在大內、官宦及平民之家流轉。 1945年清王朝廢帝溥儀在偽滿州長春宮出逃時,將畫卷丟棄在“載火馀灰之中”,幸而整救及時,保存下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973年經專家新研究處理,更換八十多處原補縜絲,兼且將過去維修時草率加添的種種錯誤補筆稱除,作了最大程度的還原。社會越進步,的確可以令過去的日子更加清晰。
作者簡介:
趙廣超,生於香港,早年肄業於法國貝桑藝術學院及巴黎第一大學,1990年代回港,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目前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客席講師,木作坊中國傳統家具研究及發展顧問。設計及文化研究所負責人,MODA全方位設計課程文化顧問。
著作:《不只中國木建築》、《筆紙中國畫》,香港三聊書店出版。譯作:《遊山十日記》Ten days in the Mountains-Dr. Eric Wear,香港漢雅軒出版。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此書一函兩冊,其一為冊頁裝,以故宮藏宋張擇端本製版印成,配上作者在觀賞《清明上河圖》過程中,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感想。
另一冊則是作者以計算機重新摹畫一遍的線圖和精闢獨到的見解,圖與文字粘結在一起,讀者的目光隨著作者的解說而遊走,是名副其實的圖文書。
此書為2004年1月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社之《筆記(清明上河圖)》之縮印本。
張則端,宋代人,畫家,畫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趙廣超,現代人,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曾寫出《筆紙中國畫》及《不只中國木建築》。他們相遇了。趙廣超以電腦摹畫的方法,分段聚焦與畫中場景人物,讓讀者逐寸解讀這副著名的民俗畫。 《清明上河圖》畫出了十二世紀北宋京城開封的繁盛景況。趙廣超除了以藝術角度欣賞畫作外,更帶領讀者從畫中了解中國當年的民生及社會面貌。作者的知識豐富,筆調輕鬆,加上有趣的圖片說明,令人看的趣味無窮。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此書一函兩冊,其一為冊頁裝,以故宮藏宋張擇端本製版印成,配上作者在觀賞《清明上河圖》過程中,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感想。
另一冊則是作者以計算機重新摹畫一遍的線圖和精闢獨到的見解,圖與文字粘結在一起,讀者的目光隨著作者的解說而遊走,是名副其實的圖文書。
此書為2004年1月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社之《筆記(清明上河圖)》之縮印本。
張則端,宋代人,畫家,畫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圖》。趙廣超,現代人,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曾寫出《筆紙中國畫》及《不只中國木建築》。他們相遇了。趙廣...
目錄
地圖
城郊
界畫·隋堤柳
汴河邊·透視
即將過橋
船隻·外貿
正在過橋
節奏·結構
腳店·商業
沿河街道
大戶
城門前
建築·家具
孫羊正店·旅邸
香料鋪·趙太丞家
運輸工具
您在這裡
回顧
後話
鳴謝
參考書目
地圖
城郊
界畫·隋堤柳
汴河邊·透視
即將過橋
船隻·外貿
正在過橋
節奏·結構
腳店·商業
沿河街道
大戶
城門前
建築·家具
孫羊正店·旅邸
香料鋪·趙太丞家
運輸工具
您在這裡
回顧
後話
鳴謝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