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是在反思行為主義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位作者是“新制度主義政治學”開山之人。在本書中,作者首先批判了上個世紀50—70年代以製度虛無主義為特徵的各種政治學理論前沿(第一章),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以製度規範政治秩序的理論框架(第二、三章),進而考察了製度本身發生變遷的規律及改革實踐困擾(第四、五、六章),並以人民主權為目標分析了製度設計中的諸多難題,同時提出建議(第七、八章),最後對新制度主義思想進行了梳理和深化(第九章)。
作者簡介:
詹姆斯·G·馬奇(James G.March)
斯坦福大學的管理學弗萊德. H·梅芮爾教授,以及政治學和社會學教授。他除了於專業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外,還在組織與行為學領域出版了九部專著。
約翰·P·奧爾森(Johan P.Olsen)
挪威卑爾根大學的政治學教授,他出版過九部專著,並在眾多學術研究協會和政治組織中擔任顧問。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政治學的製度主義視角
對於早先的一些學者來說,包括政治學家J·w·伯吉斯、w·w·威洛比,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約翰,R,康芒斯,以及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等,傳統政治制度如立法機構、法律體系、國家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最前沿的政治學理論中,正如公司製度等傳統經濟制度之於前沿經濟學理論一樣,這些傳統政治制度的地位已經弱化。從行為主義研究的視角來看,正式形成的政治制度可以簡要地描述為政治行為發生的角斗場,而這些政治行為則是由更深層次的因素所驅動的。從規範研究的視角看,把道德內化到法律、,官僚機構等製度之中,以及把公民性和公共性作為基礎的政治特徵,這些理念已經讓位於人性的個人主義,並強調利益衝突中的交易。
但近年來,制度分析視角重新出現在政治學研究中。這種視角反映了這樣一種基於經驗的論斷,它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並不符合一些當代理論的預示,而政治生活中的組織因素才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對製度的重新關注,是現代社會制度轉型與實踐探索不斷積累的結果。社會的、政治的與經濟領域的製度已經變得日益龐雜豐富,似乎對集體行為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正式組織成為現代經濟體係與政治體系活動中的主要角色,法律制度和官僚制度在當代生活中也佔據了主導地位。
第一章 政治學的製度主義視角
對於早先的一些學者來說,包括政治學家J·w·伯吉斯、w·w·威洛比,經濟學家索爾斯坦。維布倫、約翰,R,康芒斯,以及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等,傳統政治制度如立法機構、法律體系、國家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最前沿的政治學理論中,正如公司製度等傳統經濟制度之於前沿經濟學理論一樣,這些傳統政治制度的地位已經弱化。從行為主義研究的視角來看,正式形成的政治制度可以簡要地描述為政治行為發生的角斗場,而這些政治行為則是由更深層次的因素所驅動的。從規範研究的視角看,把道德內化到法律、...
目錄
第一章 政治學的製度主義視角
第二章 規則與行為製度化
第三章 意義的詮釋與製度化
第四章 政治制度?轉型
第五章 作為專項行動的製度改革
第六章 作為公共政策的製度改革
第七章 對恰適性制度的探尋
第八章 偏好、權力與民主制度
第九章 政治制度的作用
參考文獻
索引
致謝
探尋政治生活中的製度邏輯(譯後記)
第一章 政治學的製度主義視角
第二章 規則與行為製度化
第三章 意義的詮釋與製度化
第四章 政治制度?轉型
第五章 作為專項行動的製度改革
第六章 作為公共政策的製度改革
第七章 對恰適性制度的探尋
第八章 偏好、權力與民主制度
第九章 政治制度的作用
參考文獻
索引
致謝
探尋政治生活中的製度邏輯(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