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的長安街兩側何以有這些建築物?這些建築又是以何種觀念為基礎設計建造的?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長安街的建築發生着怎樣的變化?在長安街的發展與北京城的改造過程中,政治顯然擔當了主角。但是,政府制定的文化方針又不得不通過建築師和工程師們得以物化實現。想對北京的現代化建設有一個全面而平衡的理解,就有必要將政治議程納入建築的大敘事之中。
於水山,1971年生於中國山東招遠。199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建築學學士;199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建築史碩士;2006年畢業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藝術史博士。曾先后任職於建設部建築設計院和密歇根奧克蘭大學。現執教於美國東北大學建築學院,講授建築歷史與理論。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建築史,旁及日本建築史、現代建築理論的文化轉譯、佛教建築和文人藝術。出版有關中國建築、北京城市史、中國建築史學史、西藏建築、前衛藝術理論、文人園林和文人藝術的文章和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