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地處“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關節點馬六甲海峽上,也是海外華人重要的聚居區,華人在當地佔有比較大的人口比例。從17世紀開始,華人紛紛南下馬來半島謀生,經過200多年的遷徙,形塑成當今所見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本書對極樂寺與早期檳城華人社會、檳榔嶼福建社群的形塑途徑、霹靂州華人宗教與幫群結構、近代中國內地對新馬地區的認知進行了專門的個案研究,對馬來西亞華人歷史研究與田野工作以會館為例做了方法論的闡述,對推動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有比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宋燕鵬,河北永年人,歷史學博士。現任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審、福建省“閩江學者”講座教授。2012年11月-2014年1月于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暨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擔任客座研究員。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史、馬來西亞華人史、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已出版《馬來西亞吉隆坡福建社群史研究:籍貫、組織與認同》等專著6部,先後在《華僑華人歷史研究》《南洋問題研究》《史學月刊》《社會科學戰線》《廈門大學學報》《哲學與文化》等CSSCI和A@H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僑聯年度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特別委託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第6批、第11批)等縱向課題1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