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究是古已有之的宏業,但作為大學教育的“文學史”並不與生俱來,其誕生伴隨着不同學科間權力格局的起起伏伏。1850年以來,作為學科的歷史學從“作為文學的歷史”中獨立出來。以嚴格方法論自恃的歷史學家成為法國大學人文學科的奠基者,還一度從古典修辭學家手中接過對文學的監管權。值此文學研究存亡之際,朗松開創了一種意義深遠的文學史路徑:將文學置於歷史-社會的空間中考察,同時保有與形式和美學的關聯。朗松的貢獻使文學研究既沒有成為史學的附庸,亦沒有成為無法被現代大學體制接納的“印象主義”。
在經歷了“年鑒學派”和“新批評”浪潮之後,本書作者以20世紀晚期視角,重繪從普法戰爭到一戰前後,即“從福樓拜到普魯斯特”時代法蘭西“學者共和國”全景圖,大量史料呈現出第三共和治下史學與文學的分合、社會學教育學等新興學科的誕生、大學體制的轉型重構、德雷福斯事件和政教分離中的意識形態光譜,並勾勒出泰納、布呂納介、朗松、塗爾乾等一眾活躍在世紀之交的法國學者群像。在某種意義上,本書甚至可以被當作一部理想的現代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