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與倫理學是與人類日常生活關涉最密切的哲學學科。有人才有社會,有人才有倫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最基本的即是“合作”與“共識”,在《秩序的理由》中,哲學家趙汀陽將政治學和倫理學的底層問題概括為“他人不同意”的社會事實,探詢合作是怎樣達成的?共識是如何取得的?幸福是如何可能的?作者批判了當代倫理學對現實價值的忽視和政治學對個人理性的過分依賴所引發的問題和困境,並主張回歸這兩門學科的形而上學基礎,以尋求可能的改進方案。通過博弈論的推論方法,作者給出了“人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改良版金規則、人權預付等方案,並設計了一種智慧民主,以更好地與一個良好社會所需要的普遍合作關係相適應。最能兼容這三種可能方案的社會制度,是“天下”制度,這是作者針對政治與倫理困境給出的最終改良方案。
本書對當代政治哲學及倫理學的癥候給出了犀利的批判與反思,以“從問題外部回看問題”的方法,在存在論層面設計了一些精彩的解決方案,是趙汀陽“第一哲學系列”的又一力作。
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代表作有《論可能生活》(1994)、《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2005)、《壞世界研究: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2009)、《第一哲學的支點》(2013)、《天下的當代性:世界秩序的實踐與想象》(2016)、《惠此中國:作為一個神性概念的中國》(2016)、《四種分叉》(2017)、《歷史·山水·漁樵》(2019)等。2023年起三聯書店陸續出版了“趙汀陽集”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