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特別是倫理學的根本問題,不是“幸福是什麼”,而是“怎樣才能獲得幸福”。《論可能生活》是哲學家趙汀陽探討倫理學的第一本著作,討論生活意義與幸福問題。在當下,幸福的消失逐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嚴重問題,由於快樂與滿足能夠通過購買獲得,幸福正逐漸被廉價替代品取消,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會取消生活的意義。作者在本書中將倫理學從普遍意義上的規範倫理學拉回生活本身,而不停留在生活之外,討論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如何可能的?又是如何被創造的?本書的結論是,生活的本意就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過創造性的生活,而公正保證了這種生活的可能。
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建立一種以目的論為基礎而不以知識論為基礎的新目的論倫理學,其最根本的兩個原則即是“幸福公理”與“公正公理”,前者說明了一個人如何創造幸福,後者表明怎樣保護創造幸福的條件。全書語言精煉,展現作者特色的原創哲學思考穿透力的同時,頗具現實指導意義。本書自1994年第一版上市以來,影響廣泛,是中文世界中為數不多的原創哲學經典,讀者公認其“值得反覆閱讀”。
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主要代表作有《論可能生活》(1994)、《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2005)、《壞世界研究: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2009)、《第一哲學的支點》(2013)、《天下的當代性:世界秩序的實踐與想象》(2016)、《惠此中國:作為一個神性概念的中國》(2016)、《四種分叉》(2017)、《歷史·山水·漁樵》(2019)等。三聯書店2023年起陸續推出“趙汀陽集”,如《一個或所有問題:一份哲學草稿》(修訂本)、《尋找動詞的形而上學》、《跨主體性》、《秩序的理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