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的崛起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新質生產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欣欣向榮。本書概述了數據要素及其發展、數字經濟及其發展,重點介紹了新質生產力及其發展。作者根據個人理解創新性提出了新質生產力“六新三質與七化”的概念及理論公式,對新質生產力推動數字經濟在產業互聯網、算力產業、數字金融與數字治理等方面的發展給出了建議、展望和預測。本書為讀者理解新質生產力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種行業參考,希望有助於讀者更好地把握未來的機遇、應對未來的挑戰。
趙俊涅,清華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出站),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主要從事與信息通信、網絡安全相關的政府支撐、戰略咨詢、新技術跟蹤研究、標準研製等工作。先後任職于通信運營企業、網絡安全企業、政府相關機構與協會組織,在研究領域內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的相關課題曾獲得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著有專著《風險審計績效評價》,參與編寫《走近傳送網》《走近雲計算》《走近工業互聯網》等圖書,編製多項信息通信行業/團體標準。
溫淼文,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短距離無線探測與通信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青年委員,IEEE車輛技術協會廣州分會副主席。主要從事無線通信與分子通信物理層技術研究。獲IEEE通信學會亞太地區傑出青年學者獎,廣東省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等。著有英文專著兩冊,發表SCl檢索論文200余篇。主持並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兼任IEEE Transactors on Communcations,IEEE on Transactions Molecular,Biological,and Multi-Scale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Leters等期刊編委。
趙楠,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主要從事無線通信與網絡方向研究。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中國高被引學者,入選IEEE通信學會亞太地區傑出青年學者獎、中國通信學會青年科技獎、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中國電子學會自然科學獎。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兼任《中國科學-信息科學》《電子與信息學報》《電子學報》《電信科學》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Wreless Communications等10余家國內、國際學術期刊編委。
王朝煒,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車聯網產業創新專委會委員。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物聯網和空天地一體化網絡等方面技術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橫縱向科研項目。先後獲得IEEE WCNC 2014等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3次,2017年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青年骨幹項目資助,分別于2012年和2017年赴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進行訪問研究。
曹越,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網絡空間安全系主任,英國計算機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會土,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士。主要從事智能交通領域“信息、交通、能源”三方面交叉特點、網絡通信、網絡安全、決策優化等車聯網及低空經濟技術研究。在國際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200余篇,主編英文專著5部,授權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參編行業標準2項、行業白皮書/藍皮書/研究報告3部。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武漢英才”產業領軍人才、國家級(海外)青年人才。
徐樂西,中國聯通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高校企業導師,中國通信學會電磁兼容委員會委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空間信息通信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移動通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發及標準化工作。發SCI/EI檢索論文200余篇、英文專著2部,編製國內外標準50余部,參編國際會議論文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