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自1878年以來的全面和平局面在1911年夏天終於走到盡頭。”巴林特對阿德里安娜的愛,永遠等不到結果了。
拉斯洛最終在自我毀滅中靜靜死去,失蹤多年再次現身的母親只見到了他的棺木。
德國與奧匈帝國已被英法俄圍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被刺,所有這些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匈牙利青年衝動熱血地在戰場上走向死亡,而他們曾經偉大的國家終將遭到分解……
米克洛什·班菲(Miklós Bánffy,1873-1950),出身於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貴族世家,曾擔任外交官、國會議員和匈牙利外交部長。1916年,他負責策劃侄子--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卡爾一世的加冕典禮。1921-1922年,他參加過爭取匈牙利加入國際聯盟的談判。班菲伯爵既是目光長遠的政治家,也是學識淵博的藝術家、小說家。他不僅無懼當時社會壓力,迎娶演員為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還主持了布達佩斯國家歌劇院。1926年,他結束在布達佩斯的公眾生活,定居班菲家族的邦齊達堡。從那以後直到去世,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和藝術創作中,並創辦出版社,鼓勵和幫助年輕作家們寫作。班菲伯爵一生著作頗豐,而最為經典雋永的,便是這套三部曲。
帕特里克·瑟斯菲爾德(Patrick Thursfield),生於1923年,曾就讀於查特豪斯公學和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1942-1946年,他在英國皇家海軍志願預備隊服役,完成海陸空軍的聯合作戰任務。1949年,他進入《泰晤士報》報社,隨後專註于電視劇本創作,同時也發表與文學及其他主題相關的文章。1971年,他定居摩洛哥丹吉爾,直至2003年逝世。
卡塔林·班菲-耶倫(Katalin Bánffy-Jelen),作者米克洛什·班菲之女,現定居倫敦。
夏星,畢業於安徽大學外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從事文學翻譯十余載,已出版《羅馬帝國:神的統治》《漂亮的卡桑德拉》《奇境沒有愛麗絲》《甜蜜的苦楚》等多部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