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駱賓基全集》第十二、十三卷,屬於作者的金文研究論著合集。1974年開始,駱賓基被安置在北京市文史館工作,克服半身不遂、視力嚴重衰退等困難,開始從事古文字學研究,出版了兩卷本《金文新考》。他運用許慎《說文解字》的方法,對古金文的形義音特點和變化進行分析,同時又聯繫歷史文獻,考證文字具體的原始含義,特別是提出"族標氏志"說,對古代某些表示部族姓氏的漢字作了解釋,豐富了古文字學的內容,對中國上古史的研究作了新的開拓。
駱賓基,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東北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戰旗》《文學報》《東北文化》主編、中國作協北京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等。本冊為《駱賓基全集》中的雜文集,共收錄作者發表過的雜文《新詩與詩人》《以往和未來》《富饒迷人的黑河》等70余篇,作者為抗日戰爭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筆為救亡圖存的急迫任務服務,作品筆觸細膩,有着獨特的藝術風格,從中可以感懷前輩文人干預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