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略語列表
第一卷
1978年再版前言
前言
導讀京特·羅特
1.斷語
2.社會學理論、比較研究和歷史說明
3.中世紀貿易公司的法律形式
4.古代日耳曼歷史上的經濟權力與政治權力
5.羅馬帝國與德意志帝國
6.古代的經濟理論
7.古代的政治類型學
8.韋伯對未來的預見及其學院派政治學
9.《經濟與社會》的計劃
10.《經濟與社會》的結構
Ⅰ第二部分:較早的作品
Ⅱ第一部分:晚期的作品
11.韋伯的政治著述
12.關於《經濟與社會》的編譯
13.鳴謝
第一部分 概念講解
第一章 社會學基本術語
篇首提示
一、社會學及社會行動的定義
A.方法論基礎
B.社會行動
二、社會行動的類型
三、社會關係的概念
四、行動取向的類型:習慣、習俗、自我利益
五、正當性秩序
六、正當性秩序的類型:慣例與法律
七、正當性的基礎:傳統、信仰、成文法規
八、衝突、競爭、選擇
九、共同體關係與聯合體關係
十、開放的與封閉的關係
十一、社會行動的歸責:代表與相互負責
十二、組織
十三、組織的秩序:同意與強加
十四、行政型秩序和調整型秩序
十五、經營,正式組織,自願與強制型聯合體
十六、權力與支配
十七、政治組織與僧侶政治組織
第二章 社會學的經濟行動諸範疇
篇首提示
一、經濟行動的概念
二、效用的概念
三、行動的經濟取向模式
四、理性經濟行動的典型舉措
五、經濟組織的類型
六、交換媒介、支付手段、貨幣
七、貨幣使用的主要結果以及信貸
八、市場
九、經濟行動的形式合理性與實質合理性
十、貨幣核算的合理性。管理和預算
十一、營利的概念與類型。資本的作用
十二、實物形式的計算
十三、貨幣經濟形式合理性的實質條件
十四、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
十五、勞動的經濟分工類型
十六、勞動的技術分工類型
十七、勞動的技術分工類型(續)
十八、勞動分工的社會表現
十九、勞動分工的社會表現(續)
二十、勞動分工的社會表現:對物質生產資料的佔用
二十一、勞動分工的社會表現:對管理功能的佔用
二十二、對勞動者生產資料的剝奪
二十三、對勞動者生產資料的剝奪(續)
二十四、職業概念與職業結構類型
二十四a、佔用及市場關係的主要形式
二十五、勞動生產率的可計算性所依據的諸條件
二十六、共產主義的若干形態
二十七、資本貨物與資本核算
二十八、貿易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二十九、貿易概念以及貿易的主要形式(續)
二十九a、貿易概念以及貿易的主要形式(續)
三十、資本核算達到最高度形式合理性的若干條件
三十一、資本主義營利取向的主要模式
三十二、現代國家的幣制以及不同的幣種:通貨
三十三、限定貨幣
三十四、紙鈔
三十五、貨幣的形式效力和實質效力
三十六、貨幣政策的方法與目標
三十六a、補論:《國家貨幣理論》評註
三十七、政治實體對經濟秩序的非貨幣意義
三十八、政治實體的財政
三十九、公共財政對私人經濟活動的影響
四十、經濟因素對組織形成過程的影響
四十一、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力
第三章 正當支配的類型
(一)正當性的基礎
一、支配與正當性
二、權威的三種純粹類型
(二)輔之以官僚行政班子的合法權威
三、合法權威的純粹類型
四、合法權威的純粹類型(續)
五、獨斷式官僚制
(三)傳統型權威
六、純粹類型
七、純粹類型(續)
七a、老人統治、家長制與家產制
八、家產制生計:俸餉與封地
九、等級式支配及其權力的劃分
……
第四章 身份群體與階級
第二部分 經濟以及規範性權力和實際權力的角鬥場
第一章 經濟制度與社會規範
第二章 有組織群體的經濟關係
第三章 家族、鄰裡與親屬群體
第四章 家族、經營與大莊園
第五章 種族群體
第六章 宗教群體(宗教社會學)
第七章 市場的非人格性及市場倫理(末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