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
埃斯庫羅斯的悲劇正義
公元前458年,繼《普羅米修斯》之後,埃斯庫羅斯又一具有三部曲結構的悲劇在雅典成功上演。這就是《俄瑞斯忒亞》(Oresteia)。該部戲劇的場景、情節及結構都非常龐大復雜。它講述的是人類故事,但被置於宇宙的背景下,其劇情和結構帶領我們從家庭走向城邦,而時間跨度更是從一個遙遠的過去一一英雄時代到當下的雅典。儘管如此。它只有一個核心主題一一人間正義,以及一個中心人物一一俄瑞斯忒斯(Orestes)。埃斯庫羅斯在這部宏大的悲劇中,處理人間正義的方式頗具啟發性,其與一個人物的道德演化聯繫在一起。人間正義被係於人的靈魂,此種思想對日後希臘政治理論的發展別具深意。這個人物據說是宙斯在人間的對應者,因而用柏拉圖的話來說,乃真正的政治家。
《俄瑞斯忒亞》包括《阿伽門農》(Agamemnon)、《奠酒人》(1ibationBearers)以及《善好者》(Eumenides)三部戲劇,它們一起構成發生在阿特柔斯(Atreus)家族內的一系列事件。悲劇重述了一個希臘人耳熟能詳的古老故事,經由此種重述,英雄時代的阿爾戈斯和古典時代的民主雅典便在一個戲劇性的空間中相遇。這種獨具匠心的安排有著深厚的政治背景,那就是公元前462年至公元前461年發生在雅典的政治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以伊菲亞忒斯(Ephialtes)為代表的民主派取得了對貴族派的徹底勝利;伊菲亞忒斯和伯里克利治下的極端民主制不僅削弱了雅典戰神山議事會的傳統權威,而且還把城邦引向內戰(尤本[J.P.Euben]:《俄瑞斯忒亞》三部曲中的正義”,《古典詩文繹讀》[西學卷古代篇上],喬戈譯,華夏出版社,2008,第96頁)。作為政治教育家的埃斯庫羅斯在這想要告訴雅典人,作為令人敬畏的人類成就之城邦的真正偉大是什麼以及它所由來的歷史和遺產的價值。
三部曲的故事從《阿伽門農》開始,其以邁錫尼時代的傳奇故事一一特洛伊戰爭為原型。在那個眾所周知的故事裡,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為失去的妻子海倫報仇發動了一場以共同體的青年人的生命為代價的戰爭。這場戰爭被描述為是對宙斯意志的貫徹: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違反了神聖的賓客之道,因此應受懲罰。阿爾戈斯國王阿伽門農就是這場神聖審判和懲罰的執行者,但該項復仇行為觸犯了自然法則,冒犯了幼小生靈的保護神阿爾忒彌斯(Artemis),因為戰爭無疑會毀滅特洛伊城中無數的幼小生命(135—139 )。阿伽門農的行動觸怒了這位女神,於是她便刮起逆風阻撓對特洛伊的遠征行動。宙斯和阿爾忒彌斯的爭執命令人類舉行不義的獻祭,阿伽門農於是不得不殺死自己的女兒伊菲格涅亞(Iphigenia)。
這位無辜的少女“像一隻小小的羊羔一樣舉起來按在祭壇上(236—245)”被宰殺。可是,恰如歌隊所言,“那是不合法的獻祭,吃不得的犧牲,會引起家庭間的爭吵,因為那裡面住著一位為孩子們復仇的憤怒之神(152—155)。 ”國王的獻祭傷害了女兒的母親,他的妻子,從而損害了家庭。 《阿伽門農》接著講述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從特洛伊戰爭歸來、被妻子克呂泰墨斯忒拉(Clytemnestra,以下簡稱克呂泰)謀殺以及王位被篡奪的故事。阿伽門農年幼的兒子俄瑞斯忒斯被人救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