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家巫鴻的最新著作,以攝影家榮榮的鏡頭、日記與書信,串聯起北京東村藝術家群體在中國實驗藝術黃金時代的創作與生活的故事。
榮榮,1992年來到北京。兩眼睜得大大的,帶着一架新買的相機。
「東村」,是中國實驗藝術史上的一段神話。在這片破敗的家園,榮榮和一群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藝術家——張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馬六明等——以行為演出和攝影的方式,給中國實驗藝術界帶來了直接沖擊。
1993—1994年,原生態環境中的東村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
1994—1998年,東村藝術家群體被迫解散后,繼續的行為藝術項目;
1998年后,榮榮從「東村」到以后日子里的自攝像。
這份檔案的目的,在於探索這些照片在歷史層面、藝術層面、自傳層面上的諸種意義,它有關內在空間和外在空間之間——關於一個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包括他的美夢、幻想、激奮、焦慮,同一段集體的歷史之間——微妙的交互影響。
巫鴻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美術史家。著有《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的「紀念碑性」》、《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物盡其用——老百姓的當代藝術》等。
榮榮,原名盧志榮,福建漳州人。中國當代攝影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之一。1992年在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攝影教研室學習,1993年搬至北京郊區的東村,開始對東村的年輕前衛藝術家進行長期拍攝,1996年創辦《新攝影》雜志,2007年創立「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