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了一套將國際體系視為社會建構的理論。亞歷山大•溫特闡明了建構主義方法的中心主張,提出了結構的和理念的世界觀,與構成多數國際關系主流理論基礎的個體主義和物質主義截然對立。他建立了國際政治的文化理論,將國家視彼此為敵人、對手還是朋友作為基本的決定因素。這三種角色是由無政府文化塑造的,分別被描述為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
無政府文化是國家持有的共享觀念,影響了國家權力的意義和國家利益的內容,並由此產生了國際體系的行為趨勢。本書描述了從一種文化向另一種文化發生結構變遷的四種驅動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運、同質性和自我約束——並將這四種因素同資本主義和民主在西方康德文化中的作用聯系在一起。
亞歷山大·溫特,俄亥俄州立大學拉爾夫·D. 梅爾尚(Ralph D. Mershon)國際安全教授。曾執教於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在國際關系理論的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