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追溯現代經濟思想起源的歷史社會學研究作品。人們通常認為,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被視為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標志著近代早期經濟思想的重要轉變——經濟增長高於公平。本書則認為,重商主義和現代經濟思想的基礎應當追溯到《國富論》出版一個多世紀以前英國經濟思維的轉變。在16、17世紀,由於特許公司及其壟斷權力的發展,獨立商人被排除在國家機構和廣泛的貿易領域之外,這種政治地位的邊緣化促使崛起中的商人階層在公共領域出版有關貿易與金融的作品,以影響政府決策。在就各自偏好的政策進行爭論時,一種新的經濟話語體系產生了,即一種強調國家經濟增長和繁榮的話語體系,這為現代經濟學學科搭建了舞台。本書深入研究了發生在1570年至1720年間的這場經濟思想革命,探討了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如何為公眾就經濟問題展開辯論創造了條件。
本書運用多種跨學科分析方法,將定量分析、比較研究與檔案分析相結合,從制度和社會網絡層面分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興起的根源,揭示了商人、公司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對大眾思想和知識積累的深遠影響,同時闡述了知識與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例如社會如何積累關於新領域的知識、不同話題如何進入公共辯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