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聚焦20世紀10中期至20中期的通俗文學,尤其關注新興文類“短篇小說”的生產狀況,並繪寫從中投射出的大眾文化特徵和氛圍。“短篇小說”在10年代成為主要報刊文類,在不同類型、不同價值取向的出版物裡佔據了重要位置。研究通過比較和相互參照,勾勒出通俗文學差異化的面貌。與此同時,研究試圖證明,正是在同其它文化文學力量交互作用的催化下,“通俗”形成了自身特點、邊界感及身份意識。
除緒論和結論部分外,本書主體部分分為六章,結構上體現縱向時間發展和橫向對話關係兩條脈絡。第二第三章圍繞文類輸入問題,與同期短篇小說作品翻譯對比,關注民初通俗領域多層次的“翻譯”現象。第四章關於清末民初“短篇小說”風潮下通俗作家的小說理論譯介、運用和改造,在整體化的文學潮流中考察通俗生產的獨特貢獻。第五章以文本解讀為主,借用西方文學中的“情節劇”概念,對通俗短篇創作的美學風格和常見情節結構作出列舉和解讀。第六章以《禮拜六》為例,考察雜誌如何建構“閱讀共同體”,主要涉及一類“功能性”短篇小說,既宣傳包裝“文化品牌”,又表達理念,促進“小說家”與“讀者”之間的結盟。第七章圍繞20年代初的“新/舊”文學之爭展開,進一步豐富並揭示通俗文學的實踐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