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與都市相對,與土地關係密切,主要以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等維生的區域社會,村落代表着一種地理景觀和生活方式,一直以來都是歷史學、社會學、地理學、人類學等多方的關注點。村落社會史則是社會史研究的重要領域,在傳統的歷史研究中,能反映某一歷史時期村落中民眾日常生活的史料極為有限,而隨着近些年徽州文書的大批發現,為村落社會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本書利用近二十年來作者通過田野調查在民間收集到的珍稀文獻尤其是徽州文書為基礎,撰寫的系列論文彙集而成,為徽州村落文書與村落社會史研究的專題文集。作者力圖透過村落文書所展示的基層社會之不同側面,着眼于徽州社會文化史,特別是民眾日常生活的研究。從文書中的民眾日常生活,理解明清時期這一區域民間社會的基本面貌,希望借此確立一個村落社會史研究的區域類型。
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1998年起任該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現兼任安徽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3-2004年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並曾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國遠東學院、荷蘭萊頓大學等海外漢學機構學術交流。主要從事歷史地理、明清以來中國史、域外文獻與東亞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新發現的16—20世紀民間檔案文書研究》、《社會歷史與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選集》等著作十數種,主編及合作主編有《徽州民間珍稀文獻集成》30冊、《長江與萊茵河》等五種,並有《從黃山白岳到東亞海域》《日出而作》等數種學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