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一章探討了英國工黨公有製思想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軌跡。著重分析了1945年工黨上台後,開始實施對企業的國有化改造,制定了一系列福利政策和法規的過程及其動因和所受到的製約。第二章考察了工黨內部在公有製問題上的爭論,分析了以克羅斯蘭為代表的修正派極力隆低公有製作用的原因,以及蓋茨克爾在1959年工黨年會上提出要修改黨章第四條的失敗嘗試。第三章敘述了在圍繞第四條的激烈鬥爭後,工黨試圖將科學革命和公有製思想結合起來,尤其是在1964-1970年的威爾遜政府期間,工黨既堅持公有製的社會主義信仰,又吸收修正主義的合理內核,試圖通過科學革合和計劃性,達到工黨擴大公有製的目的。但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執政的工黨只能放棄原有的理想,全力以赴地對付經濟問題。理想與現實政策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威爾遜政府的下台。第四章分析了20世紀70年代工黨左翼力量的發展並控制工黨政策制定的原因,介紹了工黨以擴大公有製為特徵的“晚替性經濟戰略”的內容,以及由此給工黨帶來的巨大損害。第五章詳細分析英國80年代以後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變化,論述了工黨在金諾克、克密斯、布萊爾三代領導人的領導下,完成了工黨內部的思想改造和組織改革,並最終完成了對第四條的修改,廢除了第四條中關於公有製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布萊洋政府上台後提出了“第三條道路”理論,並取得了2001年大選的勝利。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工黨史學與公有製
第一章公有製思想及其初次實踐
第一節公有製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艾德禮政府的國有化和福利政策
第三節被束縛的勝利
本章結論
第二章修正主義思潮對公有製的影響
第一節工黨內部在公有製問題上的分歧
第二節修正主義思潮的興起
第三節蓋茨克爾修改第四條的失敗
本章結論
第三章科學革命與公有製
第一節公有製與科學相結合
第二節危機和罷工
第三節戰後共識政治的危機
本章結論
第四章擴大公有製的戰略
第一節更替性經濟戰略
第二節“左”還是“右”
第三節左翼控制工黨
本章結論
第五章公有製條款的終結
第一節社會的變遷
第二節政策反省運動
第三節新工黨
本章結論
結語工黨演變與公有製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工黨史學與公有製
第一章公有製思想及其初次實踐
第一節公有製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艾德禮政府的國有化和福利政策
第三節被束縛的勝利
本章結論
第二章修正主義思潮對公有製的影響
第一節工黨內部在公有製問題上的分歧
第二節修正主義思潮的興起
第三節蓋茨克爾修改第四條的失敗
本章結論
第三章科學革命與公有製
第一節公有製與科學相結合
第二節危機和罷工
第三節戰後共識政治的危機
本章結論
第四章擴大公有製的戰略
第一節更替性經濟戰略
第二節“左”還是“右”
第三節左翼控制工黨
本章結論
第五章公有製條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