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際漢學界研究莊學的力作。作者認為,《莊子》(尤其是其內篇)的主旨是心靈的轉化,是從夢向覺的改變,是從低的境界向高的境界的躍遷。本書一反傳統的把《莊子》看做相對主義之作的看法,對莊學研究中各種各樣的相對主義解釋作了細緻的辨析和深刻的解剖。書中大膽質疑了流傳兩千多年的“蝴蝶夢”的編排順序,並認為《齊物論》中“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的“大聖夢”更能體現莊子的思想,而“蝴蝶夢”只不過是“大聖夢”的不成熟版本。本書對?《莊子》作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它是人類一流心靈創作的一流哲學作品。
作者簡介:
愛蓮心(Robert E.Allinson)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撰寫和主編了7部著作,並發表了180多篇學術論文。這些作品大部分是關於中國哲學的。他被公認為英語世界中莊學研究最高產的學者之一,其主編的《理解中國人的心靈:哲學之根》(牛津大學出版社)自1989年以來再版了10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被前牛津大學教授馬克·艾文(Mark Elvin)譽為“卓越的成就”。
章節試閱
《莊子》的中心的和開始的神話,是一個關於一條魚(鯤)發生變化而成為一隻鳥(鵬)的故事。像《創世記》一樣,這一中心神話有兩種敘述。但是,對於我來說,第一種敘述是最重要的。這兩種敘述的不同在於,第一種敘述明確說到轉化(鯤轉化為鵬)的主題而第二種敘述卻把鯤和鵬看成兩種不同的動物。我無法解釋這兩者的不同,我只能認為,第二敘述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偽的,是後來編輯的結果。雖然就我所知還沒有人注意這兩種敘述的區別,但是,我認為,第一個敘述是更可取的,因為它體現了存在於《莊子》內核的中心主題。 讓我們看一下《莊子》開頭的著名神話故事: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遙遊》) 從鯤的棲息地(南冥)和鵬的目的地(天池)來看,以上所說顯然是一個神話。從這兩動物跟公認的科學上的可能性相矛盾的體積來說,它顯然也是一個神話。從魚會變成鳥這個與事實相反的說法中,我們更可以明顯地看到它是一個神話。 《逍遙遊》開頭並沒有告訴我們,這是一篇哲學論文,這篇論文以轉化為主題。事實上,關於這一主題的信息隱藏得這樣地難以捉摸,以至於大部分解釋者都看不出來。但是,這一信息還是存在於那裡。儘管如此,它與這個故事交織在一起,因而我們最多只能期望象徵性地理解它。但是,這個神話不是簡單地起著只傳遞一個像徵性的信息的作用。它如此微妙地體現這個信息,恰恰正因為,作者不想讓我們以分析的心靈來理解這個故事的要害之處。故事的神話內容在前概念的水平上起作用,以致它能被直覺心靈理解。 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是從黑暗中開始的。開頭之黑暗的存在,象徵著認識論的起點。我們不開始於任何概念或前概念。如果我們開始於概念或前概念,我們就很可能無法以恰當的順序來理解這個故事的要點。
《莊子》的中心的和開始的神話,是一個關於一條魚(鯤)發生變化而成為一隻鳥(鵬)的故事。像《創世記》一樣,這一中心神話有兩種敘述。但是,對於我來說,第一種敘述是最重要的。這兩種敘述的不同在於,第一種敘述明確說到轉化(鯤轉化為鵬)的主題而第二種敘述卻把鯤和鵬看成兩種不同的動物。我無法解釋這兩者的不同,我只能認為,第二敘述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偽的,是後來編輯的結果。雖然就我所知還沒有人注意這兩種敘述的區別,但是,我認為,第一個敘述是更可取的,因為它體現了存在於《莊子》內核的中心主題。 讓我們看一下《莊子...
目錄
中譯本序 序 自序 導 言 第一章彀音 第二章神話和怪物:論隱喻的藝術 第三章神話的內容 第四章作為隱喻的怪物 第五章作為隱喻之美:變形的象徵 第六章蝴蝶夢:文本內的調整 第七章蝴蝶夢:文本外的調整 第八章相對主義問題 第九章相對主義解釋的起源 第十章自我轉化的弔詭 第十一章孟孫才之例 第十二章鳴雁 譯後記
中譯本序 序 自序 導 言 第一章彀音 第二章神話和怪物:論隱喻的藝術 第三章神話的內容 第四章作為隱喻的怪物 第五章作為隱喻之美:變形的象徵 第六章蝴蝶夢:文本內的調整 第七章蝴蝶夢:文本外的調整 第八章相對主義問題 第九章相對主義解釋的起源 第十章自我轉化的弔詭 第十一章孟孫才之例 第十二章鳴雁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