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數以千計的年輕女子抗拒父母的權威,終生忠貞于她們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婦的身份終其一生,有的為未婚夫自殺殉死。貞女現象引發了中國歷史上關於禮與女德的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識形態爭論。《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旨在對貞女現象作一歷史描述,並探討賦予其意義的、反過來又被它所影響的明清社會和文化。
通過勾勒貞女現象之形成、發展軌跡以及國家和社會對它的反應,《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試圖對貞女現象與帝國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變遷的關係達成較全面的瞭解,並通過判析圍繞著貞女現象的矛盾;中突,揭示年輕女子與其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最根本的目的在於探索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歷程,並由此解釋是什麼影響了這一時期年輕女性的性別身份,以及她們如何看待和表達尊嚴、責任、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