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談吃》是梁實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初版收錄文章57篇,每篇都以一種食物的名稱為題目,篇篇精緻,充滿閑情逸趣,讀來常常口齒生津,饞涎欲滴。
此次新修訂,將全書分為兩個部分:"雅舍談吃"和"談吃拾遺"。"雅舍談吃"收錄初版《雅舍談吃》內容;"談吃拾遺"輯錄初版《雅舍談吃》未收錄的39篇談吃美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悉心輯錄的梁實秋談吃美文。
梁實秋(1903.01.06—1987.11.03)名治華,字實秋,生於北京文學家,翻譯家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入科羅拉多學院,一年後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26年歸國,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1927年與胡適、徐志摩等創辦新月書店,之後參與創辦《新月》月刊;是年,與魯迅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論戰1930年起,歷時38年以一人之力翻譯完整部《莎士比亞全集》1937年“七七事變”后至重慶,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編譯館編輯委員會委員,長居北碚雅舍1949年至台灣,任教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7年病逝于台北代表作品: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談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