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於二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以及美國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對即將戰敗的日本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綜合報告。儘管遠在大洋彼岸且從未踏足日本,作者卻搜集了大量重要的事實,栩栩如生地描繪出日本人日常生活和文化習俗的全貌,借此揭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與日本文化的雙重性。“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是被禁錮的精神自由和被仔細擺布的個人意志,“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指向作為規訓機制的責任感。
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曾任美國人類學協會主席。生於美國紐約,祖輩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魯思2歲左右時,身為外科醫生的父親病逝,母親帶着她和妹妹投靠外祖父母,靠擔任教師艱難度日。魯思童年時患上麻疹,導致聽覺障礙,中學時愛好文學,嘗試詩歌寫作。18歲,就讀於瓦薩學院主修英國文學,因成績優異獲獎學金;畢業后在歐洲遊歷約一年,返美后從事英文教學工作。32歲,旁聽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SSR)的人類學課程后,對人類學產生濃厚興趣。34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文化人類學,師從“美國人類學之父”弗朗茲·博厄斯。畢業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任教。47歲,她的作品《文化模式》出版,一舉奠定學術界地位;49歲,出任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主任。53歲,寫成《人類種族》批判種族歧視,暢銷百萬冊。二戰末期,接受美國戰時情報局的聘請,集中精力研究日本,數年後相關報告以《菊與刀》之名出版,震動世界;同年獲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頒發的榮譽獎。60歲,被選為美國人類學協會主席。61歲,病逝于工作崗位。
譯者簡介:何謙,青年學者。1990年生於安徽廣德。美國羅文大學助理教授,前馬里蘭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得克薩斯阿靈頓分校城市規劃與公共政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