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四季》被稱作日版《瓦爾登湖》,是日本近代美術開拓者高村光太郎的隨筆集,15篇山居筆記。記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詩人美學的文字像是在對孩子娓娓訴說。
高村光太郎在小屋前耕田、種菜,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也沒有煤氣。這樣的山野文學,治愈了一代又一代失去生活氣息的年輕人。被“生活哲學家”松浦彌太郎、寫進《日日100》,作為日式生活美學典範。
本書根據日本中央公論社昭和三十一年(1956)版《山之四季》完整譯出,譯者畢業於北大日語系。書後附錄“高村光太郎小傳”和“高村光太郎年譜”,幫助進一步了解這位傳奇的藝術家和詩人。
高村光太郎(たかむら こうたろう),1883年(明治16年)-1956年(昭和31年)日本詩人、雕刻家、日本近代美術的開拓者。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后赴歐美留學,歸國后不滿當時的日本美術界,拒絕東京美術學校的聘書,參加唯美主義藝術運動,並發表唯美頹廢派風格的詩作,所寫抒情詩帶有浪漫主義傾向。妻子智惠子去世后,隱居山間創作《山之四季》詩《道程》獲得第1回帝國藝術院賞受青森縣委託建立在十和田湖畔的記念碑塑像(裸婦像)——《乙女之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鯰》(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