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近七萬字。至於讀《莊子》,人們通常都從最難的《逍遙游》開始,讀到《天下》止;本書則“倒着讀”,從《天下》起,到《逍遙游》止。這不僅與《莊子》的文意、哲思、出入的路徑相適應,而且由易而難、由外而內、逐步深入的閱讀方式相適應。如果將“雜篇”喻為開門的“鑰匙”,那麼“外篇”就是“門”,“內篇”則是莊子的精彩世界。要進入這個世界,首先得找到“鑰匙”,然後再“開門”,最後才得見莊子所謂的“天性”或道。本書的“讀”,不同於通常的“今譯”和“導讀”;本書的“讀”在氣質上與古老的“講讀”一脈相承,而又別出機杼,別開生面。
本書在形式上有所創新,既非尋常意義上的白文通譯,亦非傳統樸學中的註疏箋證,而是採取了講讀這種形式:像一次漫長的讀書隨筆,像古代書院里先生弟子間的交流或絮語,也像是一個人的獨白。鑒於《莊子》註譯版本和解讀本眾多,本書原文以1961年出版且校勘精審的“新編諸子集成”本之《莊子集解》(清·郭慶藩 輯)為底本,又參校其他版本,擇優而錄。
向以鮮,詩人,學者,四川大學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著有學術專著《中國時刻藝術編年史》《迷宮與玄珠》《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超越江湖的詩人》,長篇歷史劇《花木蘭傳奇》及詩集多部;獲教育部第八屆人文社科獎、四川文學獎、納通國際儒學獎、《詩歌報》首屆探索詩大賽特等獎、天鐸詩歌獎、首屆楊萬里詩歌獎、“李白杯”詩歌獎、第七屆長詩最佳成就獎。
吳西峰,軍旅詩人,民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