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細致地闡述福柯思想的著作。作者試圖厘清近年來流行於學術界的有關福柯思想的各種觀點,使全書不只是停留在單純論述福柯關於「權力」和「性」的后現代觀點,而是結合福柯本人的生活和思想變化歷程,依據多年來福柯對其自身思想的自我詮釋及其思想情調和寫作風格,以生存美學為基本線索,把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權力和道德系譜學、「真理游戲」、「生命政治」、「自身的技術」、「關於我們自身的歷史存在論」等等,同「生存美學」融合貫通在一起,重點地突出了福柯「關懷自身」的核心思想,並深入分析了「語言游戲的審美藝術」、「身體、性和愛情的美學」、「生活的技藝」、「老年生活和死亡的藝術」等生存美學的具體內容,闡明了生存美學的實踐智慧性質及其徹底重構西方思想的典范意義。
高宣揚,華裔法籍哲學家、社會學家兼藝術評論家,祖籍浙江杭州,國務院外國專家局特聘「海外名師」,2010年8月至今為上海交通大學精裕講席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兼人文學院哲學系主任。
2004—2010年7月為同濟大學特聘華裔法籍專家,時任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兼法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195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並於1962年畢業,1962至1966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后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員,1978年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攻讀哲學博士,1983年獲博士學位后,應時任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院長的德里達的聘請,任教與研究於法國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政治哲學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學教授;1988至2002年,在繼續留任法國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同時,任台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2至2004年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中央民族大學訪問教授。
近30多年在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持續進行實際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的觀察分析及學術調查研究,長期從事哲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
目前的研究重點方向為:(1)當代法國哲學、(2)德國哲學史、(3)當代社會理論以及當代藝術評論。着有《后現代:思想與藝術的悖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對話》(LeDialogue),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德國哲學概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當代政治哲學》,兩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德國哲學通史》,三卷本,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及《薩特的密碼》,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等35部專着及中外文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