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學術史叢書中的《文學史的權力》分冊。全書共分五章,其內容包括新知識秩序中的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一個歷史主義的神話、作為教學的“中國文學史”等。
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資料翔實、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及學術性,可供相關人士參閱。
作者簡介:
戴燕,1961年生於安徽合肥。198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班畢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作有《玄意幽遠》等。
目錄
“學術史叢書”總序
前言
第一章新知識秩序中的中國文學史
一什麼是文學
二什麼是中國歷史中的文學
三怎樣寫作中國文學史
第二章中國文學史:一個歷史主義的神話
一文學的歷史觀念
二史料的發掘與考證
三求因明變的宗旨
第三章作為教學的“中國文學史”
一文學史為中文系的重要課程
二教學上的個人與集體
三對文學史課的挑戰
第四章從“民間”到“人民”――中國文學史上的正統論
一新文學的發掘民間
二文藝為人民服務
三文學的“人民性”
四拋棄“五四”的舊包袱
五愛國主義
第五章“寫實主義”下的文學閱讀――中國文學史經典的生成
一寫實主義是一種小說理論
二文學史的新經典
三正確的閱讀方式
四多種或一種解釋
附錄一中國文學史的早期寫作― ―以林傳甲《中國文學史》為例
附錄二把舊學換了新知――林傳甲的一本日記和一本教材
附錄三文學史的力量――讀黃人《中國文學史》
附錄四守護民間― ―重讀紅皮本《中國文學史》
附錄五他山之石
徵引書目
後記
“學術史叢書”總序
前言
第一章新知識秩序中的中國文學史
一什麼是文學
二什麼是中國歷史中的文學
三怎樣寫作中國文學史
第二章中國文學史:一個歷史主義的神話
一文學的歷史觀念
二史料的發掘與考證
三求因明變的宗旨
第三章作為教學的“中國文學史”
一文學史為中文系的重要課程
二教學上的個人與集體
三對文學史課的挑戰
第四章從“民間”到“人民”――中國文學史上的正統論
一新文學的發掘民間
二文藝為人民服務
三文學的“人民性”
四拋棄“五四”的舊包袱
五愛國主義
第五章“寫實主義”下的文學閱讀――中國文學史經典的生成
一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