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第一篇關於“非公經濟3636條”
第一章“非公經濟36條”的出台
一、“非公經濟36條”出台經過
二、為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呼籲
三、“非公經濟36條”貫徹過程中需要深化認識的幾個問題
第二章繼續解決民營企業的領域准入問題
一、所謂“玻璃門”現象的分析
二、認真落實“非公經濟36條”中關於行業准入的規定
第三章繼續解決民營經濟的融資難問題
一、融資難已經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
二、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的建議
三、發展證券市場,為民營企業開闢融資渠道
四、把民間資本由“體外循環”引入“體內循環”
第四章民營經濟發展和政府職能轉換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和民營企業之間的關係
二、政府職能轉換和民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三、政府的“無為”和“有為”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作用
第二篇民營企業的轉型問題
第五章民營企業體制轉型
一、民營企業體制轉型問題的提出
二、從家族製到委託代理制
三、民營企業體制轉型後的發展趨勢
第六章民營企業的發展戰略轉型
一、從小業主意識到現代企業家意識
二、民營企業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三、民營企業要善於通過併購來擴大實力
四、民營企業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第七章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轉型
一、民營企業應當建立內部的協調機制
二、從更高的層次上來調整民營企業內部關係
三、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作用
四、民營企業應當建立內部的製衡機制
第三篇進一步發揮民營經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八章民營經濟和新型工業化
一、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
二、經濟增長質量是關鍵
三、民營企業在新型工業化中的作用
四、發展創業投資業者
第九章民營經濟和新農村建設
一、對新農村建設的正確理解
二、發展民營經濟,促進農村多餘勞動力的轉移
三、發展民營經濟,使城市更好地帶動農村發展
第十章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一、從“社會人”的角度看企業的社會責任
二、民營企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協調
三、再論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四、民營企業和社會信任問題
五、市場經濟和奉獻精神
附錄
工業化的比較研究
論“新京商”
突破障礙,優化環境,大力推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
北京奧運會和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