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討論的是中國最早的女性小說家與她們的作品。這些作者透過文字因緣而跨越時空界線,用龐犬的文本編織出無形的網絡,藉著閱讀與創作的行為,形成了女性的小說傳統。她們的作品馳騁光怪陸離的想像,玩弄陰陽性別的符碼,透視日常生活的現象,重新詮釋男性掌握的歷史,並且苦思糾纏人生的終極追求。書中處理的這批女性並非現當代中國的產物。她們都生活在17─19址一紀的中國南方,用一種稱做“彈詞小說”的形式進行創作。那似乎是一個已逝去的時代,一個與我們分隔的地區,一個我們毫無所悉的文類;但事實上,這些舊時代的女作家離我們並不如想像那般遙遠。她們與現代女作家面對類似的現實與心靈問題,她們的作品更見證了女性關懷的多樣與多變,而這些議題在在去今不遠,一方面具有歷史的深度,一方面吸引當代的觀點
章節試閱
第一章女性小說傳統的建立
——閱讀與創作的交織
江南地區至今流傳不衰的講唱藝術“彈詞”,其源起的形式與時代雖然尚無定論,但是至晚在明清時代必已盛行了。約在明末清初之際,彈詞又發展出一以閱讀諷誦為主要目的的支流來,就是所謂的“彈詞小說”。彈詞小說或稱“文詞”,或稱“國音彈詞”,甚至有人沿用“擬話本”一詞,稱之為“擬彈詞”。亦不乏有人名之日“韻文小說”。由彈詞演出到彈詞小說,其發展過程或許與話本發展到擬話本的形式相近,不同的是,彈詞小說興起以後仍一直與演出並行發展,使得我們很難清楚地劃分演出與案頭作品的關係,而這也是從事彈詞研究時最基本卻也是最難處理的問題。無論如何,上述這些名稱雖不統一,但強調的重點卻很一致——彈詞小說是直接訴諸文字的敘事文學創作,僅供閱讀,不備演出。唯有認識到彈詞傳統中“演出”與“閱讀”分流的事實,我們才能討論清代閨秀作家參與彈詞小說之閱讀與創作的問題。至於清代閨秀寫作多部彈詞小說,其中是否有任何文學創作上的內緣或外緣的牽繫,是否有踵武前人,並加以變異發展的傳統形成的跡象,則是筆者在本章中關懷的另一個重點。
彈詞的演出,可行之於公開的“書場”,到了晚清甚至出現有狹邪之譏的女彈詞家“書寓”,但是也可以行之於私人的府第,為閨秀女子所特別喜愛。根據明代田藝蘅的《留青日札》卷二十一“繡花娘?插戴婆?瞎先生”條,從事說唱演出的常是“雙目瞽女”,而“大家婦女,驕奢至極,無以度日,必招致此輩,養之深院靜室,晝夜狎集飲宴,稱之曰先生。”
第一章女性小說傳統的建立
——閱讀與創作的交織
江南地區至今流傳不衰的講唱藝術“彈詞”,其源起的形式與時代雖然尚無定論,但是至晚在明清時代必已盛行了。約在明末清初之際,彈詞又發展出一以閱讀諷誦為主要目的的支流來,就是所謂的“彈詞小說”。彈詞小說或稱“文詞”,或稱“國音彈詞”,甚至有人沿用“擬話本”一詞,稱之為“擬彈詞”。亦不乏有人名之日“韻文小說”。由彈詞演出到彈詞小說,其發展過程或許與話本發展到擬話本的形式相近,不同的是,彈詞小說興起以後仍一直與演出並行發展,使得我們很難清楚地劃分演出與案頭作品...
目錄
“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序言
書寫、出版與自我
第一章女性小說傳統的建立——閱讀與創作的交織
第二章傳世慾望——女性彈詞小說的自傳性
第三章女性的小說出版事業——由彈詞編訂家侯芝談起
第四章秘密花園——女作家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
世代、變局與超越
第五章父與女——女性文學想像中的晚明變局與世代傳承
第六章晚清前期的女性彈詞小說——非政治文本的政治解讀
第七章凝滯與分裂——女性的仙山世界
“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
序言
書寫、出版與自我
第一章女性小說傳統的建立——閱讀與創作的交織
第二章傳世慾望——女性彈詞小說的自傳性
第三章女性的小說出版事業——由彈詞編訂家侯芝談起
第四章秘密花園——女作家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
世代、變局與超越
第五章父與女——女性文學想像中的晚明變局與世代傳承
第六章晚清前期的女性彈詞小說——非政治文本的政治解讀
第七章凝滯與分裂——女性的仙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