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踐的文化》是當代社會學大師鮑曼的代表作之一,文化研究和社會理論領域的經典之作。書中關注文化這個為難了無數社會學家的主題。鮑曼將文化的意義分為三類:作為概念的文化、作為結構的文化以及作為實踐的文化。鮑曼研究進路的中心是認為,文化是內在矛盾的。因此,文化既是失序的動力,也是秩序的工具;既是老化的因素,也是不朽的條件;它是創造性的溫床,同時也是規範法則的框架。
作者簡介: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波蘭裔英國社會學家與思想家。現為利茲大學和華沙大學社會學榮休教授,當代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研究最著名的理論家之一。
譯者簡介:
鄭莉,1973生於哈爾濱。北京大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現任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作為概念的文化
文化這個概念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模糊性已是人所共知。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如下觀念,即文化的模糊性與其說源於人們對文化的定義方式,不如說源於歷史上以文化術語聚合起來的眾多思想線索的不相容性。睿智的學者們一直明白,術語的相似不足以作為判斷概念間相同或相異的依據。何況,方法論的自覺性是一回事,而語言的魔力則是另一回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往往無法擺脫的一種傾向就是把相似的術語牽強地解釋為同一個概念,這種傾向相當草率,但相當普遍。這種做法對於科學的人工語言或許有效,但如果我們所探求的術語比如文化術語本身已經具有相當長的前科學和世界歷史的特徵,那麼這種方式就很難奏效了。此類術語幾乎總是被不同的學術團體用來解答基於不同研究旨趣的形態各異的問題。一般說來,術語的固有特性不會太多地限制它最終的概念用法。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存在每當意識到需要一個特定的概念時就拿一個意義模糊的術語來搪塞這樣的“自然的”必需性。
沒有人比大西洋彼岸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類學家更了解這後一個原則了。儘管他們也同樣面臨著把瀕臨消亡的異域生活“記錄在案”的迫切需要,他們面對的卻是兩種迥異的情形。正如麥肯齊(W.J.M.Mackenzie)最近所指出的:“美國人必須花大量精力研究語言、人工製品以及個體倖存者。
第一章作為概念的文化
文化這個概念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模糊性已是人所共知。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如下觀念,即文化的模糊性與其說源於人們對文化的定義方式,不如說源於歷史上以文化術語聚合起來的眾多思想線索的不相容性。睿智的學者們一直明白,術語的相似不足以作為判斷概念間相同或相異的依據。何況,方法論的自覺性是一回事,而語言的魔力則是另一回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往往無法擺脫的一種傾向就是把相似的術語牽強地解釋為同一個概念,這種傾向相當草率,但相當普遍。這種做法對於科學的人工語言或許有效,但如果我們所探求的術語比如...
目錄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導言
作為現代社會自我意識的文化
系統還是基質(matrix)
文化與認同
文化的相對性與人性的普遍性
第一章
作為概念的文化
作為等級概念的文化
作為區別性概念的文化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章
作為結構的文化
結構的概念
結構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地位結構主義的規劃綱要
第三章
作為實踐的文化
文化的與自然的文化與社會學……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導言
作為現代社會自我意識的文化
系統還是基質(matrix)
文化與認同
文化的相對性與人性的普遍性
第一章
作為概念的文化
作為等級概念的文化
作為區別性概念的文化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章
作為結構的文化
結構的概念
結構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地位結構主義的規劃綱要
第三章
作為實踐的文化
文化的與自然的文化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