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經濟學與價值論
本篇概要
學習目標
第一章經濟學為什麼研究價值論
第一節什麼是價值
第二節為什麼勞動價值論曾成為西方經濟學中的主流
第三節西方經濟學中占主流的價值論的轉變
第二章馬克思的價值論究竟要說明什麼
第一節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實質
第二節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沒有直接說明什麼
第三章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面臨的歷史新挑戰
第一節勞動價值論的邏輯與公有製市場經濟相容的矛盾
第二節非物質產品生產勞動具不具備創造價值的能力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思考題
本篇主要參考書目
第二篇企業產權與市場機制
本篇概要
學習目標
第四章什麼是產權
第一節西方學者關於產權的定義
第二節定義產權範疇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馬克思關於公有製社會、所有製、所有權的基本思想
第五章西方產權理論的發展及演變
第一節當代西方產權理論的系統提出
第二節當代西方產權理論的新進展
第六章中國所有製結構的變化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第一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及所有製結構的變換
第二節非公有經濟的發展及其對生產效率的影響
第七章產權與市場、企業的關係
第一節市場經濟對產權制度的一般要求
第二節市場失靈與產權界定
第八章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中的產權問題
第一節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
第二節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主要體制性矛盾
第九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的產權問題
第一節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產權主體的缺陷
第二節私營資本產權缺陷的危害
第十章何謂市場經濟
第一節對市場經濟內涵的基本解釋
第二節市場經濟的本質與功能
第三節兩種不同的市場秩序
第四節市場經濟中的政府
第十一章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進程
第一節中國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進程
第二節應當以怎樣的歷史價值取向認識和推動改革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思考題
本篇主要參考書目
第三篇經濟結構與經濟發展
本篇概要
學習目標
第十二章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產業結構高度與經濟發展
第二節中國產業結構高度的國際及國內區域間的比較
第三節中等收入階段產業結構演進的主要特點
第十三章產業結構演進對我國經濟增長及增長效率的影響
第一節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勞動生產率增長的貢獻
第二節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貢獻
第三節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的趨勢分析
第四節結論
第十四章產業結構演進對國民經濟中間消耗的影響
第一節從直接消耗係數矩陣看中間消耗變化的結構特徵
第二節技術進步與結構變化對投入產出效率的影響
第三節對第二產業部門直接消耗情況的進一步分析
第四節中間需求結構的變化
第五節對資源和能源產業的進一步分析
第六節結論
第十五章中國GDP成本結構對投資和消費比例的影響
第一節中國GDP的成本結構與最終需求
第二節二元結構對GDP成本和需求結構的影響
第三節從需求結構失衡看供給管理
第十六章區域結構與我國經濟發展
第一節我國經濟區域的劃分及特點
第二節區域差異與可持續增長
第三節巨集觀調控需要承認區域差異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思考題
本篇主要參考書目
第四篇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
本篇概要
學習目標
第十七章經濟增長與GDP分析
第一節總量經濟分析的提出及特點
第二節經濟總量的統計和實證分析與GDP
第三節對GDP指標體系的補充及拓展
第十八章中國經濟增長及階段性特徵
第一節中國經濟增長達到的階段
第二節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在於轉變發展方式
第十九章中國經濟增長的週期性及失衡
第一節中國經濟增長的階段性與“五年計劃”
第二節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經濟增長的週期性特徵
第三節新時期我國經濟增長失衡的演變及現階段的特徵
第二十章新時期中國國民收入的生產、分配及對國內總需求的影響
第一節增加值結構、就業結構與部門人均收人
第二節地區收入差異與中國經濟發展潛力
第三節宏觀收入分配
第四節居民收入分配
第五節結論
第二十一章新時期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及特點
第一節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和中國的應對措施
第二節中國貨幣政策選擇
第三節財稅體制的改革與中國財政政策
第四節供給管理與現階段宏觀管理
第二十二章西方經濟學關於貨幣政策與傳導機制的研究
第一節關於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歷史爭論
第二節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內涵的豐富
第三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對貨幣政策選擇的影響
第四節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失效”的若干歷史案例
第五節新凱恩斯主義之外的貨幣經濟學和傳導機制未來的研究方向
第六節結論和啟示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思考題
本篇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