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第二版序
第一講 心理學的性質
一、日常生活中說到的心理學
二、獨具特色的心理學
三、心理學的目標
四、心理學的方法
五、心理學的觀點
重大研究:史上首次心理學實驗(馮特,1879)
第二講 心理的生物基礎
一、神經系統
二、腦的三大機能系統
重大研究:裂腦人(斯佩里,1968)
三、腦機制研究
重大研究:腦變化(羅茲維格,1972)
四、內分泌系統
五、遺傳對行為的影響
重大研究:分養雙生子(鮑查德,1990)
第三講 心理的環境基礎
一、物理環境
二、文化傳統
重大研究:個人與集體(川迪斯,1988)
三、拷貝世界
四、社會情境
重大研究:斯坦福監獄實驗(漢涅和津巴多,1977)
重大研究:從眾(阿希,1955)
重大研究:服從(米爾格拉姆,1963)
五、大眾氛圍
第四講 畢生心理發展
一、嬰幼兒期
重大研究:視崖(吉布森和沃克,1960)
二、兒童期
重大研究:道德推理(科爾伯格,1963)
三、青少年期
四、成人期
重大研究:「歷史終結」錯覺(吉爾伯特,2013)
五、面對死亡
重大研究:人生八階段(埃里克森,1950)
第五講 意識狀態
一、神秘的意識
二、注意
三、睡眠與夢
重大研究:釋夢(弗洛伊德,1900)
四、催眠
重大研究:催眠(希爾加德,1968)
五、幻覺
第六講 感覺與知覺
一、從感覺開始
二、知覺的特征
重大研究:知覺能力(特恩布爾,1961)
重大研究:大小恆常性(荊其誠,1963)
三、物體知覺
重大研究:φ現象(韋特海默,1910)
重大研究:大范圍首先(陳霖,1982)
四、社會知覺
五、錯覺
第七講 學習與記憶
一、經典條件作用
重大研究:條件反射(巴甫洛夫,1927)
二、操作條件作用
三、觀察學習
重大研究:「芭比娃娃」(班杜拉,1961)
四、記憶系統
重大研究:保持曲線(艾賓浩斯,1885)
重大研究:漢字內隱記憶(楊治良,1994)
五、遺忘
第八講 思維與創造
一、概念形成
二、推理
三、決策
四、問題解決
重大研究:通用問題解決者(紐厄爾和西蒙,1972)
五、創造思維
第九講 言語與交往
一、言語交流
重大研究:轉換生成語法(喬姆斯基,l957)
二、非言語交流
三、社會歸因
重大研究:歸因(海德,1958)
四、人際溝通與吸引
五、喜歡與愛
重大研究:愛(哈洛,1958)
第十講 動機、情緒與意志
一、原發性動機
二、習得性動機
重大研究:需要層次(馬斯洛,1943)
三、情緒體驗與表情
四、意志控制與失控
重大研究:期望效應(羅森塔爾,1966)
重大研究:橫渡大西洋(林德曼,1956)
五、價值觀
第十一講 智力與智力測驗
一、智力界說
二、智力測驗
重大研究:智力測驗(比內,1905)
三、智力結構
重大研究:三棱智力結構模型(林崇德,1983)
四、智力發展
重大研究:出生順序與智力發展(扎伊翁茨和馬庫斯,1975)
五、智能特殊者
第十二講 人格與人格評估
一、人格界說
二、氣質類型
三、人格特質
重大研究:特質(奧爾波特,1937)
重大研究:「大七」(王登峰,1995)
四、人格形成
五、人格評估
重大研究:墨漬測驗(羅夏,1921)
重大研究:主題統覺測驗(默里,1935)
第十三講 心理健康與社會和諧
一、心理健康的特征
二、壓力與應對
重大研究: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霍姆斯和拉希,1967)
三、危機與干預
四、人格與健康
重大研究:A型人格(弗里德曼和羅森曼,1959)
五、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
第十四講 心理異常與心理治療
一、心理異常的界定
二、心理異常種種
三、心理異常的對待
四、心理療法
重大研究:療法選擇(史密斯和格拉斯,1977)
五、療效
重大研究:真的有效嗎?(艾森克,1952)
第十五講 時間、金錢與幸福
一、時間人格
二、時間與幸福
三、金錢與幸福
重大研究:幸福密碼(哈佛,1938)
四、時間、金錢啟動與幸福
重大研究:時間定價(德沃,2007)
五、健全人格與幸福進取者
重大研究:「四自」(黃希庭,199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