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事件,戰火遍及所有有人類定居的大洲,超過5000萬人在戰爭中死亡,全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遭到嚴重摧殘。而且,二戰的影響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遺產是理解當今世界難以繞開的話題,而它壯闊而又悲愴的戰爭畫卷也始終沖擊着后人的心靈。約翰·基根以二戰戰事本身為主要關注點,從戰爭中的技術與人性兩個角度進行了結構分明、層次清楚的敘述。在地域上把戰爭分為東線、西線、太平洋戰場,分別按照時間段加以敘述。首先關注領導人所面臨的世界政治環境、他們的戰略困境及其決策給戰爭進程帶來的影響。進而以不列顛空戰、克里特空降戰、中途島航母戰、法萊斯裝甲戰、柏林城戰和沖繩兩棲戰為例,重點分析了六種新式、重要的戰爭形態,以及雙方勝負的關鍵。
約翰·基根,倫敦《每日電訊報》防務主編,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1998年BBC瑞思講演人,多年在英國桑霍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講授軍事史課程,並任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院研究員和瓦薩爾學院客座教授,是當代最優秀的軍事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