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羅斯科,這位20世紀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的身上,有着眾多令后人「誤解」與「不了解」的地方:他所描述的「黃金時代」究竟如何?他如何度過漫長的孤獨與貧困?他的藝術道路與藝術觀念是如何形成的?他與親人朋友的關系如何?他為何反感被視為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他為何以割腕的方式離開世界……本書將以羅斯科那充滿靈動、哲思的文字,回答這些問題,解開這些誤解。
本書收錄了近90篇羅斯科的書信、隨筆、演講稿等,時間跨度從1934年至1969年,幾乎涵蓋羅斯科的整個藝術生涯,這些文字可以被視作羅斯科各個藝術階段及轉型時期的重要文獻資料,真切生動地展現了羅斯科其人其藝術道路,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羅斯科的藝術脈絡與思想歷程,從中能看到羅斯科對於藝術觀念、藝術形式和藝術的精神性的虔誠探索,是我們理解20世紀現代藝術發展的另一種視角。
馬克•羅斯科,1903年生於俄國,1913年隨家人移居美國,1970年逝於紐約工作室。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美術館等世界重量級美術館均為其舉辦過大型回顧展。他終生堅持寫作,主要著作有《藝術家的真實:馬克•羅斯科的藝術哲學》《藝術何為: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隨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