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於作者多年研究古典藝術的深厚功底和現代藝術史的嶄新視野,從「人文」與「批判」入手,反思和挖掘長久以來西方藝術史學中被忽視的一種另類敘事——表現主義的故事。作者強調「藝術是詩,更是美」,系統梳理一種不同於再現和體制化古典主義的藝術史學傳統,從而強調「視覺」人文主義的發展線索。該書嘗試在當下的學術語境和現實關切之下,直指西方藝術史學史研究和發展的薄弱環節,通過洗練和重塑這段被遮蔽的歷史,確認其在圖像和媒體時代所具有的人文主義和知識批判的價值與意義,評析深入,視角獨特,資料豐富。
作者:張堅,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藝術史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中美富布萊特研究學者(2013—2014年度)。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現代美術史和史學史,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主要著作包括《視覺形式的生命》《西方現代美術史》等;譯著有沃林格《哥特形式論》、康拉德·費德勒《論視覺藝術作品的判斷》,以及沃爾夫林《義大利和德國的形式感》等;主編「大師·美術」叢書(15種)和《藝術:生活或觀念——交互視野下的中國和美國現代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