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在人類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這一時期的傑出之士,從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到但丁和蒙田,無不創作出了驚才絕艷的作品。這一“文化奇跡”究竟如何興起,又如何走向消亡?在本書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憑借其淵博的學識和優美的文筆,對文藝復興做了精彩介紹。他有力地挑戰了布克哈特等人的傳統觀點,即文藝復興主要發生在意大利,是自覺發生的,並且與所謂“黑暗中世紀”截然斷裂。相反,他強調了中世紀傳統的“延續”,強調了古典形式和價值對意大利及歐洲其他地區新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創造性適應過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1937年出生,英國知名歷史學家,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現為劍橋大學文化史榮休教授,伊曼紐爾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西方史學思想和歐洲文化史,尤以文藝復興研究見稱。他的著述頗豐,代表作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和社會》《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製造路易十四》《什麼是文化史》等。
張宏,山東滕州人,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重慶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2017—2018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古典系訪問學者,現任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英語教學及西方古典學。主編及參編英語教材多部,如《希臘文明初探》(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