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圖像漸漸成為不同領域學者共同處理的材料,藝術品收藏與鑒定的歷史研究也成為許多人共同關心的課題。收藏與鑒定,不僅涉及具體藝術品的甄別、傳播與交易,它的裝潢、包裝、買賣、運輸等環節,也獲得不同程度的關注。無論是一件作品的遞藏,還是一部書畫著錄,無論是個體的藏家,還是一個時期的收藏全域,其脈絡與意義都須置諸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加以探求與解讀。惟有如此,收藏活動才能與更廣泛的歷史發生聯繫。同時,除了提供“真品”,鑒定過程中發現的“偽作”,它產生的動機與知識結構,也是理解過往人心、經驗與觀念的有益材料。而鑒定與收藏之間所形成的張力,還能發展出關於品味、價值觀以及文化策略等方面的新議題。
2017年9月,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及亞洲文明研究中心主辦“中國藝術的收藏與鑒定”工作坊,本書收入工作坊的論文及討論,以期深化中國藝術收藏與鑒定的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