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19世紀唯美主義文學思潮為研究對象,從哲學、美學、藝術史、社會生活變遷以及東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探究唯美主義思潮發生語境,梳理唯美主義在19世紀主要歐美國家的發展譜系,兼顧唯美主義的東方傳播。唯美主義“為藝術而藝術”的詩學理念可以細化為“藝術高於生活”、“藝術自律”、“藝術拯救人生”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具有哲學和美學史上的演化邏輯。唯美主義文學的詩學理論和文學創作既有相互對應的一面,又有互相錯位的事實,唯美主義文學的本質在理論和創作的相互矛盾中得以顯露。作為特定時代的思想產物以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重估唯美主義文學具有獨特的文學與文化價值。
蔣承勇,四川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馬工程”首席專家;在《中國社會科學》《外國文學評論》《文學評論》等發表論文1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種。曾5次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作者是我國西方文學思潮研究領域著名專家。
馬翔,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浙江工商大學西方文學與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歐美文學、比較文學。在《社會科學戰線》《文藝理論研究》《中國比較文學》《浙江社會科學》《浙江學刊》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0余篇,多篇成果獲《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摘編轉載。出版專著一部,作為主要成員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