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1898年到1927年的中國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借用西方的敘事理論,從西方小說的啟迪與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傳統文學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中的作用兩個視角探討晚清與“五四”兩代作家如何完成從古代小說到現代小說的過渡。作者借鑒托多羅夫的敘事理論,從敘事時間、敘事角度、敘事結構三個方面“把純形式的敘事學研究與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說社會學研究結合起來”,不僅填補了文體研究的空白,而且推進了文學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本書版本情況如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台北)久大文化,1990;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01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韓文譯本,1994;英文譯本,2022。此書1995年獲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8年獲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百項精品成果獎”,2017年獲第四屆思勉原創獎。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合聘)。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21)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大學何為》《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想象都市》《記憶北京》《文學如何教育》《小說史學面面觀》等著作三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