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新注新譯》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證了《孟子》中210例古今眾說紛紜的疑難詞句,並給出確切的解釋。為惠及廣大讀者,考證以“譯註”形式呈現——下里巴人的形式,陽春白雪的內容。書中“考證”方法之主要者,仍是楊樹達先生所謂“審句例”——在浩如煙海的同時代文獻中網羅類似結構的詞句,予以歸納模擬。以“最博最精”著稱的王念孫、王引之父子釋讀古書的名篇,如釋“終風且暴”,正是這樣做的。
《孟子新注新譯》(第二版)是本社2017年《孟子新注新譯》的增訂版。較之舊版,本版篇幅增加了50%多。而這50%中的九成多,是加在“考證”部分中了。刪去了舊版中《卷首的話》,還將《導言》篇幅大大縮減了。從數目上看,舊版原有“考證”108則,新版增加到210則。同時,舊的“考證”也有若幹得到補充修訂。
楊逢彬,1956年生,湖南長沙人。鍾叔河先生説他“是一個有理想家氣質的做學問(to philomathes)的人”。先後師從武漢大學中文系夏淥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郭錫良先生。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從助教做到教授,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特聘教授。整理有《積微居友朋書札》(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所著《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獲王力語言學獎(2005)、廣東省優秀圖書獎(2004);《論語新注新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獲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2020)。另有《孟子新注新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