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鍵的本質》被認為是化學史上極為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譽為“化學聖經”。作者鮑林將量子力學的思想和方法用於分析化學問題,以直觀的語言對概念進行闡述,即便未受過量子力學訓練的人亦可利用直觀圖像進行理解。本書不但將化學中的各分支學科統一起來,而且將化學與物理學和數學勾連起來,給化學學科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影響深遠。
本書初版于1938年,1940年即出第二版,1960年第三版。本中譯本是根據第三版翻譯得來,由盧嘉錫、黃耀曾、曾廣植、陳元柱等著名化學家譯校,強大的譯者團隊是中譯本準確性的保證。
本書紅皮經典版增加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吾倫研究員和清華大學向義和教授的兩篇導讀,同時編配了16頁彩色插圖和30多張黑白大圖,生動展現了雙料諾獎得主鮑林的精彩人生及其留下的寶貴學術遺產。
【美國】萊納斯·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先驅,被譽為20世紀對化學科學影響最大的人。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因積極反對美國在大氣層中進行核試驗的行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歷史上除了居里夫人之外,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同獎項的著名科學家。
盧嘉錫,盧嘉錫,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嘉錫工作涉及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核化學和材料科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在結構化學研究工作中有傑出貢獻,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從事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等,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黃耀曾,黃耀曾,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有機微量分析方法的創始人,中國有機氟化學的先驅者之一,中國金屬有機化學的開拓者。
曾廣植,曾廣植,先後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化學碩士學位,1957年回國後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致力於有機反應機理研究,是我國味道化學理論的創始人。
陳元柱,陳元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執著探索天然產物晶體的結構,發表了40余篇論文,測定了20幾個單晶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