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美術以圖像的方式傳播併發生效力,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承擔了更多的社會功能,參與到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方方面面。本書從圖像史與文化史視角出發,通過對12組圖像的細緻觀察,從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的畫外音、徐悲鴻《會師東京》塑造的國家形象、廖冰兄《築起我們鋼鐵的長城!》中的國家理想,到黃新波與1930年代的義勇軍圖像、胡一川對革命工人的視覺建構,勾勒出一幅充滿家國情懷的20世紀中國視覺文化圖景。
吳雪杉,本科、碩士、博士均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2003—2015年任教於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領域為中國美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著有《吳雪杉中國美術史研究文集》(2009年)、《長城:一部抗戰時期的視覺文化史》(2018年)、《大河頌:中國現代美術中的黃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