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心理科學的助推下,西方心理學近年來突飛猛進地發展了起來。市面上太多優秀西方心理學著作和通俗讀物,讀者們閱讀的時候一定有這樣的疑問:那些基於西方人群的令人震撼的心理學實驗,和我們中國人有什麼關系?看似充滿了邏輯和科學,可是真的適用於5000年來思維體系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嗎?
根植於傳統中國的陽明心學,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人人津津樂道。可是,斗轉星移,世事變遷,那些經典陽謀真的可以穿越時空,永遠奏效嗎?
作為讀者,我們多麼渴望這兩類讓我們醍醐灌頂的真理,到了我們的手里,能真正從知道變為做到。
是否有這樣一個對兩類心理學都爛熟於心,東西真實融會貫通的學者?有沒有對上述兩方面比較全面了解之后,提出了國際領先的創造性理論和研究成果的學者?
如果有這樣的學者,他能否用中西無縫兼容的方式、讀者可以接受、可以聽懂的方式,把這兩類知識中最能啟發我們思考的內容,解讀給我們,讓我們的愛情、親情、創新、開拓、跨界……能夠呈現前無古人的美好狀態?
……
本書作者彭凱平教授2009年研究論文——《文化與歸因》,當年全球引用量超過3千,是世界文化心理學奠基團隊成員之一,也是跨文化心理學領域最傑出的國際專家之一。書中他以親歷的研究、面對面與歐美最著名心理學家同事的深度溝通,以及國內一線心理學授課與交流經驗,和對充滿了爭議和質疑的問題的思考與態度……這些他在幸福的臻致境界——澎湃的福流狀態下的文字……希望能引導我們沉浸、直達「福流」狀態。
彭凱平:國際文化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愛思唯爾(Elsevier)「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學家,曾被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評為全世界論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會心理學家,聯合國國際幸福日宣講嘉賓。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及東亞研究終身教授,美國心理學會科學領導小組成員,伯克利加州大學社會人格心理專業主任等國際職務。清華大學心理系復系后首任系主任,中組部國家級海外高級引進人才(千人計划)。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伯克利心理學高級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彭教授還是多個公益組織的發起人、顧問和理事,並連續兩年作為亞洲地區唯一被邀請者,代表中國在聯合國「國際幸福日」紀念大會上作聯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