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來之書
出版日期:2015-11-01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未來之書 內容簡介
布朗肖以一種充滿激情和焦慮的學識向我們談論了普魯斯特、阿爾托、布洛赫、穆齊爾、亨利•詹姆斯、薩繆爾•貝克特、馬拉美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甚至是將來某一天的最后一位作家。
《未來之書(布朗肖作品集)》匯集了莫里斯•布朗肖為復刊后的《新法蘭西雜志》寫的文論,這些文論被包括福柯、德里達、羅蘭•巴特等在內的新一代法國知識分子固定閱讀,對后來法國的后結構主義思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國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於索恩一盧瓦爾,2003年逝世於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調,中年后不接受采訪與攝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響了整個法國當代思想界,對法國許多大知識分子和大作家如喬治.巴塔耶、列維納斯、薩特、福柯、羅蘭•巴特、德里達等都影響深遠。趙苓岑,雲南人。中山大學、法國里昂三大雙學士。南京大學法語筆譯碩士。譯有《藝術家的責任》(法蘭西院士讓•克萊爾着)。
目錄
畫蛇添足,但求知音(譯序) Ⅰ 塞壬之歌 遇見想象 普魯斯特的經歷 Ⅱ 文學問題 「恐怕沒個好結果」 阿爾托 盧梭 儒貝爾與空間 克洛代爾與無限 先知之言 魔像之謎 文學的無限:aleph 魔鬼之敗:使命 Ⅲ 沒有未來的藝術 到極限 布洛赫 《螺絲在擰緊》 穆齊爾 對話之痛 小說之光 H.H 私人日記與敘事 敘事與爭議 Ⅳ 文學何處去 文學消失 找尋零度 「現在何方?現在是誰?」 最后一個作家之死 未來之書 權勢與榮耀
序
畫蛇添足,但求知音(譯序) 對於外國文學,懂門路的人挑譯者選譯本,新手看裝幀和出版社,鑽文字的打開翻上幾頁,這是對於外國名家名作。 我不敢說布朗肖在中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所謂的學院派孤高者喜歡以他另辟蹊徑,但嚼的都是外國評論家嚼剩的,無非堆砌的「主義」。我大膽說一句:「怕是沒懂。」 所以,布朗肖的書孤單。
不是因為「曲高和寡」,而是一再深入,卻少人同往。曲無高低之分,無論聽者何人,只要他懂,他與作者同往。
我這小譯者,所作不會討布朗肖喜歡。他厭惡一切解釋性的序言、導讀。就像有仙境一處,我似乎看到了,禁不住與人分享的欲望,要做出動作、發出聲音喚人同行。所以寫譯序,帶着私心。對於仙境,仙在無人無污染無干擾,我與他人,只能是「侵入者」,但仙境,還在於它敞開的姿態,所以我想畫蛇添足,現在給即將同行的人勾勒出線路: 神話里海妖塞壬以歌誘人致船毀人亡,所以歌的來源——歌唱開始的地方是聽者的墳,所以源頭,一無所有。以此比喻寫作,寫作,因靈感上身,逆流而上要找靈感之源,就成了向死的過程。而這過程所涵蓋的距離,即承載想象的空間。
奧德修斯想聽卻怕危險,命手下一個個堵起耳朵然后把他捆上,所以任他迷醉大喊大叫,聽不見的他人不理不顧依循原本的路線。神話里的詭計,是寫作時的技巧,既要寫作的迷醉,又要全盤控制。但他的意志,依舊在劫難逃。迷醉、掌控的欲望與手段相斗,結果成就了敘事。 這是《未來之書》開篇.
奧德修斯遇見塞壬之歌(任何文學作品的基本故事框架)是素材,要成敘事,寫作之人要有道家「無為」的思想、娛樂的心、放任自流的態度,不斷將素材變形,不以正常時間順序為序,雜糅多種體裁,因為敘事中,沒有定型的事件,因為敘事本身,就是敘事要完成的事件,所以一直變化不斷,始終在路上。所以有了無限可能,可以從任何一點出發到任何地方,任何角度想象的綻放圍攏成寫作的空間——星球。說白了:一上寫作的道,任何素材,無論關乎真實事件與否,都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但敘事、寫作,從源頭看,循着素材的光(從已然發生的事件而來,代表過去),到非寫不可時以筆為計時器將現在進行到未來(作品成形之時),過程中還會在過去、現在、未來,人物、敘述者、作者多種時間多種角度跳,所以重要的不是作者本人,所以沒有主宰,而是一片荒野,任物生長,可能有石子絆腳,可能有深淵要墜,可能有大海要蹬,缺陷或虛空,所以令人掙扎,所以邁向思考。因為遠與空,想象鋪展成文學,「文學中,一切事物都會自我講述,讓自己顯現,用自身真實的形象及隱秘的方式自我揭露」。
所以重要的並非說了什麼,而是說的當下如何思考、如何下筆。
所以,寫作之人如先知:以自己的身軀傳神諭,簡單一句話涵蓋了種種可能,仿佛《聖經》里的出逃、游移,飄忽不定,說不出具體的含義;回歸曠野,呈現最原始的、互不相干的狀態。寫作時,腦海里的一切仿佛神諭,寫作之人不解其意、不知所措。不得不親身體驗才能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就意味着抹除自己,又如先知,違背自己的本心、本性,做出了自己也無法理解的行為,因而寫下了意料之外的話。 所以歸於作品的一切,只在寫作之時才真實。
以塞壬之歌引出寫作,第二部分以阿爾托、盧梭、儒貝爾、克洛代爾及先知、魔像闡述他以為的文學,第三部分說的就是文學中的特例:布洛赫、穆啟爾與赫爾曼•黑塞、格里耶等人。特例,看似因為獨特得無法復制斷了后繼的路,實際以否定的方式揭示着法則,以摧毀之勢推動文學向更遠的極限發展。
因生爭議。所以有人不禁要問「文學往何處去」。
摻雜着出版、走向大眾的欲望,又想挺起脊梁;要自我言說,又茫然不知所往;要掌控,又似乎被掌控,寫作又往何處去? 就寫作而言,寫作之人在寫作之時拋開自我,憑沉默言說,不攀權勢,不攬榮耀,就文學而言,放下慣習的枷鎖,從零開始,往深處走,各方向擴散,迎接應來卻未來、始終在生成的未來之書,這大概是答案。 放手。
大雪覆蓋一切,認不清方向,沒有足跡,沒有顏色,這時候你如果聽,聽見冰層之下有河水涌動、地下的種子在萌發、遠處森林的洞穴里冬眠的動物動了一下毛發……這大概就是布朗肖的《未來之書》。 一般,大雪封山,再無人接近。
寫序這種平庸事,我做了,拙劣地簡化演繹(拿原書小標題為線索串聯起中心思想,小學生都會做的事),只求遇你這知音,而非真理。
如果你只盯着一襲華麗袍子上的虱子(他說了什麼道理),那沒意思。布朗肖用火柴玩多米諾骨牌的游戲,語言是火,一句點燃一句,看完只覺心上仍熱,腦里是水,一脈熱流的溫柔,就連水草也要撫摸一下。
寫序,願你是寫作之人,看布朗肖《未來之書》這詩。作家,再無理由推脫理念和邏輯,批評、評論,也別拿各種主義堆砌自己看不懂的話,只要關於文學,「世間一切皆詩也」。
如果我可以,我願某位已逝的真作家能夠像喜歡《寫作的零度》一樣喜歡這本《未來之書》。
如果我可以,我願更多的人不僅享受文學的權利,關注自我的言說和言說的欲望,還能盡一點義務,艱澀、問題不應作為回避深刻、思考的借口,而恰為文學的開端。閱讀,讀好書,讀應該讀的「難」書,就是所謂的「義務」。 趙苓岑 2015年3月28日初稿 2015年7月7日修改
詳細資料
- ISBN:9787305158254
- 規格:342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大陸
|
|
|
|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1 66折: $ 924 | | 作者:施教麟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1-25 66折: $ 211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4-01 66折: $ 660 | | 作者:YUKIJI 出版社:春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9 66折: $ 297 | |
|
| 作者:溫清光 出版社:溫清光 出版日期:2023-09-10 $ 523 | | 作者:小河少年Kawa 出版社:春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3 $ 300 | | 作者:林金郎 出版社:知青頻道 出版日期:2022-12-02 $ 180 | |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3 $ 162 | |
|
| 作者:横槍メンゴ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26 | | $ 187 | | 作者:巫哲 出版社:葭霏文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28 $ 387 | | 作者:仔縞樂々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20 $ 126 | |
|
|
|
|